3月14日至16日,建筑工程学院“水利遗产寻觅团”赴浙江天台、海宁、杭州三地开展水文化研学实践,通过沉浸式调研探寻水乡大地的治水“密码”。
寻觅团首站抵达“浙东唐诗之路”核心地带天台,成员们循着李白《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图》的诗韵,在石梁飞瀑前驻足凝望。飞瀑如银龙腾空,声震山谷,大家在实地测绘古水利工程遗迹,在青山碧水间感悟古人“天人合一”的治水理念。转战海宁,水利文化园通过全息投影重现清代鱼鳞石塘修筑场景。盐官海塘蜿蜒如巨龙横卧江畔,队员轻抚苔痕斑驳的条石,惊叹于“水攻法”“种蛎固基”等古代工程智慧。潮乐之城内,大门口巨幅视频播放着一线潮如素练横江,轰鸣声中,成员们深刻体会“顺势而为”的治水哲学。最后一站杭州,京杭大运河博物馆的漕船模型、拱宸桥水文站的实时监测屏、水利科普馆的现代化泵站构成时空对话。队员们从隋朝砥柱工程到当代智慧水利的演变中,触摸到水利工程促进区域经济、维系生态平衡的文明脉络。在杭州市水利科普馆,气势恢宏的泵站设施震撼众人,通过实地参观与讲解,让大家明白了水利工程如何抵御洪水、改善水环境,保障城市安全。
此次研学不仅构建起“水文化认知-工程技术探秘-生态责任培育”的立体教育链,更在青年学子心中播撒下传承水利文明、守护碧水的种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