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校园心理危机防范意识,不断提升学工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能力,增强学生心理问题处置及干预能力,保障校园和谐稳定,5月9日,我校举办了学工线心理案例研讨会,本次研讨会邀请了浙江工商大学心理中心王晓刚教授为特邀专家,全体辅导员参与研讨会。
机电学院心理辅导员吴琼老师、艺设学院心理辅导员李莉红老师分别作典型案例交流,王教授结合自身34年丰富的心理健康工作经验,深入剖析了相关案例,从心理学角度对个案情况进行分析和解读,并对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给予指导。不仅帮助辅导员们认识了学生常见心理障碍的症状表现,进一步了解了这些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明晰帮助方向和应对策略。
王教授强调家校合作在心理问题学生关心关注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家庭系统是学生心理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和家庭是互为补充、相互合作的关系,学院要与家长进行有情、有据、有力的沟通,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心理康复过程中,帮助学生尽快恢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状态;其次,发挥监护人的作用也是相关法律政策条文的明确规定,让家长意识到自身的重要性,协助家长更好地理解、支持孩子,共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最后,王教授特别指出,辅导员在工作过程中,也要注意遵守相关工作流程,做好心理防护,保障自身的身心健康。
辅导员团队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学校一直重视辅导员团队的队伍建设,组织不同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研讨会,帮助辅导员加深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提高心理育人工作能力,为学生工作赋能。今后,学校还将根据辅导员的需求,开展更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共同为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