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举国上下欢庆建党90周年之际,信息系党总支组织全体党员分赴浙江永嘉和江西井冈山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弘扬革命精神”实地考察与教育活动。
7月9日,信息系党总支组织全体党员前往永嘉县红十三军旧址景区考察学习,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红十三军军部旧址景区主要由军部旧址、纪念碑、纪念馆三部分组成。军部旧址——座落于永嘉县五尺乡五下村隔岸降山头东麓胡氏四房宗祠,坐西朝东偏南,系五间两进、左右廊、悬山顶、合院式木结构建筑。1930年5月,浙南红军游击队正式组建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军长是胡公冕。红十三军后来发展到了6000人左右,经历大小战斗100余次,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并为后来红军挺进师的活动和浙南游击根据地的建立等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军部旧址南侧七、八十米的山岗上,雄伟地矗立着红十三军纪念碑。张爱萍将军手书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纪念碑”十三个熠熠生辉的金色大字,镌刻在碑体的青石上。踏入纪念馆,一张张图文并茂的老照片向参观的人们无声述说着那段永载史册的往事。
7月11日,学院党委书记丁坚钢、纪委书记沈燕、信息系党总支委员及各支部书记一同赴江西井冈山考察学习,重温井冈山斗争历史,弘扬井冈山革命精神。
巍巍井冈山,绵亘五百里。井冈山上,柏青松翠,竹青枫红,一派盎然生机,如诗如画。1927年10月,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从这里走向胜利。井冈山被载入了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辉史册,被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 目前,井冈山有保存完好的革命旧址遗迹达100多处,其中21处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井冈山已成为一个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成为人们陶冶情操、振奋精神的生动课堂,成为井冈山对外宣传和进行爱国主义以及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大家看到了一幅幅反映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历史图画,一件件让人真切感受到革命斗争峥嵘岁月的事物;在集纪念堂、碑林、雕塑群、革命烈士纪念碑于一体的井冈山烈士陵园,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向烈士纪念碑鞠躬,深切缅怀为革命牺牲的英烈们;在五大哨口之一的黄洋界,大家吟诵着毛泽东为歌颂黄洋界保卫战胜利而写的诗词——《西江月•井冈山》,瞻仰着朱德的题字“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 碑文;在黄洋界荷树下,在小井红军医院,在茨坪毛泽东故居,大家都为自己亲历、身临其境地感受井冈山的革命斗争岁月、感受井冈山精神而自豪。
这次考察学习使大家深刻感受到了红军革命的艰辛历程,对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无数革命先烈的不朽功绩、崇高精神表示敬仰和赞叹。结合目前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这将促使信息系每个党员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继承革命传统精神,更加勤奋努力,为学院的发展和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